第五人格"肚子鼓鼓"效果制作全攻略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凌晨三点半,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游戏角色发呆——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尝试复刻"肚子鼓鼓"效果了。作为第五人格里最魔性的角色状态之一,这个看似简单的效果其实藏着不少门道。今天就把我折腾半个月的实验成果,连同三个翻车案例,全都摊开来聊聊。

一、效果原理拆解

很多人以为就是简单放大模型,其实官方用的是复合变形算法。根据2021年网易技术分享会的记录,他们采用了:

  • 顶点着色器动态位移
  • 物理模拟的次级动画
  • 布料碰撞体积的叠加

我在Blender里测试时发现,单纯缩放模型会导致衣服褶皱完全失真。后来用雕刻模式手动调整,效果才稍微能看。

第五人格肚子鼓鼓的效果怎么做

二、具体操作步骤

1. 基础模型准备

需要准备:

原始角色模型 FBX格式最佳
绑定好的骨骼 至少包含腰部控制器
权重绘制 腹部区域要单独处理

建议先用园丁这类服装简单的角色练手。上周用红夫人练手时,那些蕾丝边差点让我崩溃...

2. 关键参数设置

  • 膨胀系数:0.3-0.5之间最自然
  • 形变动画曲线:要用缓入缓出
  • 物理参数:刚体碰撞要调低30%

记得保存多个版本!我昨天手滑覆盖文件,五个小时白干了。

三、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遇到最头疼的三个问题:

  • 穿模:在Marvelous Designer里重算布料
  • 表情扭曲:单独锁定面部骨骼
  • 动作卡顿:检查权重过渡是否平滑

凌晨四点的咖啡已经见底,突然想起个细节——官方其实在不同角色上用了差异化处理。监管者的膨胀效果会比求生者多0.1秒的延迟,这个在《第五人格角色动作规范V3.2》里有提到。

四、进阶优化技巧

想让效果更自然可以尝试:

  • 添加次级震动(像果冻那种回弹)
  • 配合音效设计(咕噜声要在300Hz左右)
  • 阴影实时计算(别用烘焙贴图)

测试时发现个有趣现象:当角色处于奔跑状态时,腹部变形量要减少15%才不违和。这个数值是拿秒表反复对比游戏录像测出来的...

窗外天都快亮了,最后提醒下:别在空腹时做这个效果——别问我怎么知道的。那些不断放大的胃部模型,看久了真的会饿。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