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活动方案:如何设计一场成功的公益活动
最近邻居王阿姨问我:"你们企业搞公益活动,怎么才能做得既有意义又不尴尬?"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去年海信在青岛社区做的"科技助老"项目。当时我们团队蹲在居委会办公室,看着大爷大妈们拿着智能手机手足无措的样子,突然意识到:公益活动不是施舍,而是搭建桥梁。
一、先想清楚这三个问题
别急着列计划——这个习惯特别好,但咱们得先弄明白为什么要做这场活动。去年夏天我们筹备"乡村儿童观影计划"时,市场部小李拿着20页PPT说要"提升品牌美誉度",结果被总监当场打回重做。
1.1 到底图个啥?
- 品牌层面:要让人记住"海信=科技+温度"(参考《2023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白皮书》)
- 用户层面:解决真问题,比如去年帮渔民设计的"海上电视防潮方案"
- 员工层面:让小伙伴们有成就感,就像研发部小王说的:"比年会抽中手机还开心"
活动类型 | 参与度 | 传播效果 | 成本控制 |
---|---|---|---|
物资捐赠 | ★★☆ | ★★☆ | ★★★ |
技能帮扶 | ★★★ | ★★★★ | ★★☆ |
1.2 钱要花在刀刃上
记得2022年冬天那场"暖冬行动"吗?原本预算都花在定制保温杯上,后来改成教老人用手机查供暖投诉电话,成本降了37%,媒体报道量反而涨了2倍。
二、创意要让人"哇哦"
去年我们帮视障朋友做的"听见色彩"项目,用电视音响模拟颜料混合的声音。刚开始策划时,产品经理老张还嘀咕:"这不就是搞噱头?"结果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做了专题报道。
2.1 科技是咱们的杀手锏
- ULED电视展示星空给山区孩子
- 新风空调帮哮喘儿童家庭改造环境
- 智能冰箱教独居老人营养搭配
"没想到电视还能当教具",这是河南李老师参加"科技课堂"后的原话
三、落地比想法更重要
上个月跟家电维修师傅老刘喝酒,他吐槽:"上次社区活动,说好修20台电器,结果来了200台!"幸亏我们提前培训了大学生志愿者。
3.1 时间轴要精确到分钟
- 提前2周:搞定场地、物料、人员
- 提前3天:彩排时发现签到区离厕所太近,临时调整
- 当天早晨:给志愿者发"应急包"(含充电宝、创可贴、名单册)
环节 | 负责人 | 备用方案 |
---|---|---|
签到 | 社区干事 | 电子二维码 |
设备调试 | 技术部小王 | 备用显示器 |
四、传播要像讲故事
上次在抖音发了个老大爷学用遥控器的视频,本来觉得没意思,结果播放量破百万。评论区都在说:"想起教我爷爷用手机的日子"。
4.1 线上线下打配合
- 直播时安排"意外惊喜"——比如让受助儿童突然现身
- 活动现场设置"打卡墙",印上海信公益在行动话题
- 后续跟《公益时报》合作深度报道
活动结束后,团队围坐在社区活动室,看着后台数据:327人参与,48家媒体报道,客服热线接到62个咨询电话。窗外飘着雪,但每个人心里都暖暖的——这大概就是公益最美好的样子。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