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活动如何加强团队建设
策划活动如何让团队从「塑料同事」变「战友」?
上周五下班时,听见茶水间传来策划部小张的抱怨:「每次团建不是吃饭就是爬山,跟上班开例会似的,还不如在家陪猫。」这话让我想起上季度离职的前同事——他精心策划的密室逃脱活动,最终因为参与度不足30%被领导痛批。团队建设这事,就像炖老火靓汤,火候食材都讲究。
一、这些活动为什么总让人想「翘班」?
行政部李姐最近很苦恼:人均800元的温泉酒店团建,报名表提交率不到40%。对比市场部自发组织的周末露营,人均200元却全员到齐。问题出在哪?
传统团建 | 新型策划活动 |
领导致辞占30%时间 | 开场10分钟明确任务 |
固定流程无惊喜感 | 隐藏彩蛋随时触发 |
以部门为单位分组 | 跨部门随机组队 |
1.1 破冰游戏的正确打开方式
还记得新员工培训时玩的「两真一假」游戏吗?市场部小王说自己会开挖掘机,结果全组人都信了。这种反套路设计能让95后员工放下手机——试试让每个人写三个冷知识,其他成员竞猜真实性,猜错的人要表演部门指定动作。
- 研发部版:代码谜语猜猜看
- 销售部版:客户类型模仿秀
- 设计部版:抽象涂鸦接龙
1.2 把会议室变成战场
某互联网公司在双十一前做了次「物流大作战」:用办公室桌椅模拟分拣中心,要求各部门混合组队在30分钟内处理2000个虚拟订单。财务部老刘抱着计算器狂按的样子,让95后实习生第一次觉得「这大叔有点酷」。
二、三个让90后主动发朋友圈的策划秘诀
《哈佛商业评论》最近的研究显示,00后职场人最看重的团队特质是「有趣且有用」。怎么做到既好玩又能提升KPI?
2.1 制造「意外感」的四个时间点
周二下午3点的咖啡厅,设计部突然收到「紧急任务」:用乐高积木在1小时内搭建出新产品原型。这种打破常规工作节奏的设计,能让成员在「闯关模式」中激发创造力。
- 季度末冲刺前72小时
- 新项目启动会后
- 连续加班第三天的下午茶时间
- 月度复盘会前夜
2.2 给胜负欲装上刹车片
某广告公司举办的「提案大乱斗」值得借鉴:要求每个小组必须包含销售、策划、设计人员,且最终方案要融合三个部门的初始创意。评分标准里「团队协作分」占40%,有效避免了强势员工主导全场的情况。
三、别让这些细节毁了你的百万预算
上个月某地产公司的「城市定向赛」翻车事件还历历在目:40人的活动居然安排了8个跟拍摄影师,导致很多员工全程躲镜头。这些坑要怎么避?
- 时间陷阱:周末活动不宜超过5小时
- 社交压力:设置3人以上的自由活动时段
- 代际差异:00后喜欢的剧本杀可能让80后主管尴尬
3.1 把复盘会变成故事会
试试让每个成员用「三个关键词+一张照片」的形式回顾活动。某科技公司用这个方法发现了平时沉默的测试工程师居然是个隐藏摄影师,现在他兼任着公司活动的视觉顾问。
窗外的梧桐叶被秋风吹得打转,市场部的小群还在讨论上周的「夜市摆摊挑战」。看着钉钉群里99+的未读消息,突然觉得或许团队建设就像炒栗子——要不断翻动才能让每颗都均匀受热。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