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派对上小黑怎么画图片
手把手教你画蛋仔派对的小黑 从线条到上色全流程拆解
凌晨两点半,第N次重画小黑的眼睛时,我突然意识到——这圆滚滚的小家伙比想象中难搞多了。作为《蛋仔派对》里最经典的初始角色,小黑那种呆萌中带着狡黠的神韵,稍不注意就会画成发霉的汤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一、准备工具时的血泪教训
翻出去年买的马克笔,发现已经干得像老腊肉。建议直接准备这些:
- 勾线笔:0.3mm和0.5mm各一支,别买太水的
- 彩铅:辉柏嘉24色就够用,黑色要多备两支
- 橡皮:电动橡皮擦对付细节超好用
- 草稿纸:打印纸就行,别学我拿餐巾纸练手
二、拆解小黑的形体密码
这个看着像煤球成精的小家伙,其实藏着严格的几何规律:
部位 | 比例 | 常见错误 |
头部 | 占身高1/2 | 画太大像氢气球 |
眼睛 | 右眼比左眼高3mm | 对称会显得死板 |
手脚 | 手掌=1/4头宽 | 太细长像蜘蛛精 |
1. 头部轮廓的玄机
先用铅笔画个椭圆,但千万不是正圆!顶部要压扁5%左右,下巴处收窄。参考《蛋仔派对官方设定集》里的数据,头部中轴线其实是条微妙的S型曲线。
2. 五官定位的笨办法
我自创的"十字定位法":
1. 画横线在头部1/3处
2. 竖线偏右15度
3. 右眼在十字右上区
4. 嘴巴在十字正下方2mm
三、线条处理的魔鬼细节
昨晚画废的第十二张稿子告诉我,这些地方最容易翻车:
- 脸颊的弧度要像刚蒸好的馒头
- 手脚连接处要有藕节般的褶皱
- 头顶呆毛要带点弹簧的弹性感
勾线时记住"两重一轻"原则:外轮廓线最重,结构线次之,细节线最轻。我习惯先用0.3mm笔画三遍外轮廓,最后用白色高光笔点出反光。
四、上色时的色彩陷阱
你以为小黑就是全黑?官方配色其实藏着这些小心机:
区域 | 色号 | 技巧 |
主色 | 90%黑+10%群青 | 避免死黑 |
高光 | 60%灰+5%天蓝 | 左上方点状处理 |
阴影 | 80%黑+15%深紫 | 集中在右侧 |
眼睛的渐变最考验耐心:先用浅灰铺底,中间留白,再用深灰从边缘向内晕染。我习惯在最后用牙签刮出高光,比用白颜料自然得多。
五、让小黑活过来的三个邪门技巧
1. 错位法则:把左嘴角抬高0.5mm,瞬间就有种贱萌感
2. 破型处理:在右脚边缘故意画个缺口,显得更生动
3. 温度对比:在阴影里加一丝暖褐色,避免画面发冷
画到第三十遍的时候,突然发现小黑的魅力就在于那种刻意的不完美——就像凌晨四点窗外偶尔经过的野猫,明明脏兮兮的,却让人忍不住想rua一把。台灯下那些画废的稿纸堆成了小山,但最后成功的那张,一定是带着你的指纹和咖啡渍的。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