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牙制作教程:手把手教你避坑指南
最近张大妈在菜市场碰见我,拉着我就问:"小王啊,听说你会做活动牙?我家老头那副总硌牙床,能教教我们自己调整不?"这话可把我问住了。活动牙制作这事儿吧,说简单也简单,但要真做到既舒服又耐用,里头的门道可不少。
一、活动牙到底是怎么"长"出来的?
咱们先来瞧瞧专业技师的工作台。上周我去市口腔医院技工室参观,正巧看见技师老李在制作一副上颌活动牙。他手里的树脂材料冒着热气,模具在光线下泛着珍珠光泽,整个过程就像在雕琢艺术品。
1. 取模关键步骤
记得三年前给刘老师做牙模时,他总忍不住干呕。后来我发现让患者含半口温水,配合"抬头看天花板,用鼻子深呼吸"的指令,取模成功率能从70%提到90%。医生常用的三种印模材料对比如下:
材料类型 | 凝固时间 | 精准度 | 适用场景 |
---|---|---|---|
藻酸盐 | 2-3分钟 | ★★☆ | 初诊检查 |
硅橡胶 | 5-7分钟 | ★★★★ | 最终修复 |
聚醚橡胶 | 6-8分钟 | ★★★★★ | 种植修复 |
2. 咬合记录的门道
上周有个小伙子急着戴牙,省去了咬蜡记录步骤。结果戴上新牙后,说话像含着核桃。后来重做了咬合记录才发现,他天然牙的咬合平面倾斜了15度。常见咬合记录材料对比:
- 蜡片:传统可靠,但受温度影响大
- 硅胶:精准度高,成本贵三倍
- 氧化锌膏:适合即刻修复
二、七大常见问题现场答疑
上个月诊所来了位戴活动牙十年的阿姨,她的假牙卡环磨出了个豁口还坚持用。结果基牙被磨出深沟,差点要做根管治疗。这事儿给我敲响了警钟:活动牙真不能将就。
1. 刚戴假牙总恶心怎么办?
新手常见的"上颚异物感",就像刚戴隐形眼镜的不适。建议前三天每天佩戴时间别超过4小时,可以用薄荷含片缓解恶心感。记得要像学自行车那样循序渐进。
2. 吃饭总掉牙咋处理?
上周处理过最棘手的案例:王大爷的假牙在喝粥时脱落。检查发现主要是边缘封闭不良,用牙科硅胶衬垫后,吸附力提升了60%。这里要特别注意假牙与牙龈的贴合度。
问题类型 | 临时处理 | 根本解决 |
---|---|---|
吸附力不足 | 使用假牙稳固剂 | 重衬或重做 |
咬合不平衡 | 暂时单侧咀嚼 | 调整咬合面 |
3. 清洁保养的误区
千万别学李大叔用牙膏刷假牙!那会划伤树脂表面,形成菌斑温床。正确的做法是:
- 每晚用假牙清洁片浸泡
- 软毛牙刷轻刷凹槽
- 存放时保持湿润
三、材料选择的黄金法则
去年帮张老板选的钴铬合金支架,比传统不锈钢轻了40%,强度反而提升20%。现在市面上的主流材料对比如下:
材质 | 重量 | 舒适度 | 使用寿命 |
---|---|---|---|
树脂基托 | 较重 | ★★☆ | 3-5年 |
钴铬合金 | 适中 | ★★★★ | 8-10年 |
钛合金 | 轻 | ★★★★★ | 10年以上 |
隔壁陈奶奶选的弹性义齿,虽然戴着舒服,但咀嚼效率只有传统假牙的60%。这就好比运动鞋和皮鞋各有所长,关键要看日常需求。
特殊情况处理
上个月遇到个牙槽骨吸收严重的案例,常规假牙根本挂不住。最后采用种植体辅助固位方案,通过2颗迷你种植体,让假牙稳定性提升80%。这种技术特别适合牙槽嵴低平的患者。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诊室里的时钟指向五点。突然想起赵阿姨约了今天来调整假牙咬合,她总说戴牙吃饭像在嚼棉花。其实只要把后牙区咬合面降低0.5毫米,就能找回真实的咀嚼感。这大概就是活动牙制作的魅力——在毫米之间创造舒适。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