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活动的具体流程是什么?职场人必看的实战指南
早上七点半的地铁里,小王刷到脉脉推送的「互联网大厂裁员应对指南」直播活动。他边啃煎饼边琢磨:这种活动到底怎么组织起来的?从报名到结束要经历哪些环节?作为刚入职场的萌新,他决定下班后好好研究这个问题。
一、脉脉活动的四大常见类型
行政主管李姐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公司今年参加的12场脉脉活动。她发现这些活动大致可分为:
- 行业深度交流型: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闭门会」这种需要审核资质的活动
- 技能提升工作坊:上周参加的「新媒体爆款内容创作实训」就属于这类
- 企业专场招聘会:特别是金三银四期间,每天都能刷到不同公司的直播带岗
- 主题社交派对:去年圣诞的「元宇宙破冰酒会」至今还被同事们津津乐道
1.1 线上活动的魔法时刻
某MCN机构运营总监透露,他们上个月通过脉脉举办的直播活动,报名转化率比公众号高了37%。关键秘诀在于这三个黄金时段:
- 工作日午休时间(12:00-13:30)的碎片化学习
- 周四下班后的充电时光(19:00-20:30)
- 周末上午的深度交流(10:00-11:30)
二、从0到1打造爆款活动的五部曲
在脉脉工作三年的活动策划张敏分享,每个成功活动都像精心编排的舞台剧,要经历这些必要环节:
2.1 筹备期的三个关键动作
- 目标画像校准:就像上周的「跨境电商财税沙龙」,明确要吸引年营业额500万以上的卖家
- 资源矩阵搭建:包括合作方的宣传资源置换、场地供应商的比价谈判
- 风险备案准备:参考2022年某峰会临时更换会场的案例,至少要准备3套应急预案
筹备事项 | 线上活动 | 线下活动 |
---|---|---|
技术测试周期 | 提前5-7天 | 提前3天 |
物料准备重点 | 数字资料包 | 实体伴手礼 |
应急预案数量 | 2套(网络/设备) | 4套(场地/交通/物料/人员) |
2.2 执行期的隐形战场
还记得去年刷屏的「职场反PUA训练营」吗?其活动主理人透露,他们在现场设置了这些小心机:
- 签到环节的MBTI性格测试,自动生成专属座位卡
- 茶歇时间的「漂流笔记本」促进深度交流
- 离场时赠送的定制书签,背面印有专属交流群二维码
三、参与者不知道的幕后细节
作为某上市公司HR,我参加过的23场脉脉招聘会中,发现这些容易被忽略的流程设计:
3.1 报名阶段的筛选漏斗
- 基础信息填写控制在90秒内完成
- 智能算法推荐相似场次功能
- 报名成功后自动推送往期精彩回顾
3.2 活动中的互动暗线
最近参加的「AI产品经理之夜」,组织方埋了三条互动线索:
- 开场破冰环节的行业热词接龙
- 案例研讨时的跨组观点交换机制
- 茶歇时间的「人脉扑克牌」游戏
四、活动后的蝴蝶效应
上个月参加完「HR数字化转型峰会」,我的微信列表多了17位同行。更意外的是,昨天收到某知名SaaS公司的内推邀请——原来对方在活动人才库看到了我的资料。
窗外飘来咖啡香气,市场部同事正在讨论下周要参加的脉脉创作者大会。我翻开笔记本,开始规划下个季度的活动参与计划。职场社交这件事,果然越主动越有惊喜。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