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活动方案:如何用互动游戏让用户「玩」起来?
上周路过商场,正好撞见海信在做线验活动。展台前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走近发现他们在玩「电视屏幕投篮挑战赛」。穿着蓝色工装裤的小哥边调试激光传感器边跟我说:「上个月用这个游戏,单日留资量翻了3倍。」这让我想起去年双十一,海信在直播间搞的「遥控器盲操PK赛」,当时直播间观看时长足足增加了47分钟。
一、为什么你的互动游戏总是差口气?
很多品牌做活动就像相亲——流程完美却缺了心动感。去年家电展会上看到某品牌做的AR寻宝游戏,需要下载300MB的APP,完成5步验证才能参与。现场工作人员举着二维码追着人跑的样子,像极了景区推销纪念品的小贩。
活动类型 | 参与耗时 | 留资转化率 | 二次传播率 |
---|---|---|---|
传统抽奖 | 1.2分钟 | 18% | 5% |
体感游戏(海信方案) | 3.8分钟 | 63% | 31% |
1.1 把游戏变成「社交货币」
海信去年中秋做的「家电版你画我猜」挺有意思。参与者用智能冰箱的触控屏画电器简笔画,猜对的人能解锁隐藏优惠。现场经常爆发出笑声,有个大姐把自己画的洗衣机发到家族群,结果引来七大姑八大姨集体围观。
- 即时分享设计:每个游戏环节自动生成15秒短视频
- 彩蛋机制:每20人次参与触发1次幸运大转盘
- 战队PK模式:扫码即可组建亲友助攻团
二、四个让用户上瘾的互动模型
海信市场部的王总监有句口头禅:「好的活动游戏应该像嗑瓜子——简单易上手,反馈来得快,总想再来一局。」他们在不同场景验证过这些模型:
2.1 体感竞技场
用激光雷达+智能电视打造的「客厅健身房」是个经典案例。用户跟着屏幕教练打太极,系统实时评分。去年在15个社区做的测试显示:
- 46%的中老年用户主动询问产品价格
- 平均每位参与者带动2.3人围观
- 83%的用户完成游戏后继续体验其他功能
2.2 数据可视化游戏
海信空调的「呼吸挑战赛」特别聪明——对着麦克风吹气,大屏幕上的虚拟风力发电机就会转动,实时显示风力值和省电度数。这个创意让枯燥的参数变成了可互动的故事。
参数呈现方式 | 平均停留时长 | 参数记忆率 |
---|---|---|
传统参数表 | 28秒 | 17% |
游戏化呈现 | 2分15秒 | 68% |
三、技术方案怎么选不踩坑?
见过太多品牌被酷炫技术拖累,海信的做法是「用成熟技术做新鲜组合」。他们的XR虚拟直播间就很有意思:
// 体感游戏基础框架
const initMotionGame = => {
const sensor = new MotionSensor;
const screen = new InteractiveScreen;
sensor.on('gesture', (type) => {
if(type === 'SWIPE_LEFT'){
screen.updateScore(10);
screen.playAnimation('star_burst');
});
这套方案最大的妙处是模块化设计,去年用在洗碗机产品上的「污渍消除游戏」,今年改改动画素材就直接复用到空调清洗服务推广。
3.1 接地气的数据看板
海信活动现场总有个「能量加油站」——大屏幕实时滚动显示参与人数、节省的虚拟电量、累计获得的优惠券总额。这个设计让每个参与者都觉得自己在贡献集体成就。
记得有对情侣非要刷到「省出1度电」才肯离开,最后硬是玩了7轮游戏。工作人员悄悄跟我说:「这比什么促销话术都管用。」
四、小心这些「游戏化陷阱」
去年某品牌抄作业翻车的案例值得警惕:他们做的冰箱食谱挑战赛,需要扫描10种食材二维码才能参与。结果活动现场变成大爷大妈围着工作人员要二维码,完全偏离了产品体验的初衷。
- 别让规则复杂过产品功能
- 即时反馈要快过眨眼(200ms内)
- 胜负设计要有「虽败犹荣」感
雨渐渐大了,商场里的海信展台反而更热闹。穿黄色雨衣的小女孩正在教奶奶玩智能门锁的「安全迷宫」游戏,工作人员端着姜茶穿梭在人群里。或许好的互动游戏就该这样——不像是品牌在做活动,倒像是街坊邻居在开游园会。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