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年底停发活动 商家品牌建设该往哪走?
老李在四季青做了十年女装生意,往年这时候他总在仓库盯着打包,今年却坐在电脑前发愁——淘宝通知年底大促活动要暂停。望着店铺后台下滑的曲线,他猛嘬了口烟:"这品牌刚砸钱做起来,可别打了水漂。"
一、流量断崖背后的品牌危机
往年双12能带来全年15%的销售额(艾瑞咨询,2022),今年突然停办就像掐断了氧气瓶。我走访了二十多家中小商家,发现三个扎心现状:
- 自然搜索流量跌了四成:没了活动专区导流,新客获取成本翻倍
- 老客唤醒率从35%掉到12%:大促就像同学会,大家习惯这时候"叙旧"
- 直播转化率腰斩:没有满减噱头,李佳琦们也带不动货
指标 | 活动期均值 | 停发后均值 | 数据来源 |
日均UV | 2.3万 | 1.4万 | 易观2023电商报告 |
加购率 | 18% | 9% | 阿里妈妈数据银行 |
客单价 | 287元 | 153元 | 商家调研样本 |
1.1 用户心智的空白期
做茶叶的老张说得实在:"双12就像过年,大伙就等着这天囤年货。"突然取消让消费者失去购物仪式感,连带品牌记忆点也变得模糊。
二、品牌曝光的替代战场
淘系小二私下透露,头部品牌早在九月就开始布局:
- 完美日记把资源转向小红书素人矩阵
- 三只松鼠发力微信生态的私域运营
- UR联合线下门店做场景营销
2.1 内容种草的新玩法
做母婴用品的王姐最近在抖音试水"育儿经+产品"的连续剧,单集播放破百万。她说:"现在得学着自己造节,比如宝宝断奶纪念日。"
三、现金流压力下的品牌抉择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数据,67%的中小商家库存周转天数增加20天以上。既要清库存又要保品牌调性,这个钢丝走得惊险。
应对策略 | 执行成本 | 见效周期 | 品牌风险 |
降价促销 | 低 | 3天 | 损伤价格体系 |
社群运营 | 中 | 15天 | 需要持续投入 |
跨界联名 | 高 | 30天 | 形象把控难度大 |
3.1 老字号的破局样本
广州某百年腊味品牌,把滞销品做成"年夜饭食材盲盒",反而在年轻人中走红。这种不伤筋骨的操作,或许值得借鉴。
四、品牌建设的长期主义
淘系流量波动倒逼商家修炼内功。杭州女装品牌主理人小林说:"现在每天盯着的不再是GMV,而是复购率和NPS。"
窗外的霓虹灯映在老李电脑屏幕上,他正在设计新年会员日方案。突然弹出一条消息:老顾客王姐又下单了五件大衣,备注栏写着"就认你家版型"。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