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旅游节活动让游客“来了不想走”?
八月的凤凰古城飘着姜糖香气,穿苗服拍照的姑娘们挤满了虹桥。张老板的银饰店这个月营业额翻了三倍——这正是湘西民俗旅游节带来的神奇效应。办节庆活动就像炒菜,火候配料都要精准,今儿咱们就聊聊这门"烹饪艺术"。
一、找准那味"秘制调料"
去年国庆,洛阳把汉服走秀搬进了龙门石窟,00后游客占比直接涨了40%。地方特色就是最好的调料,就像重庆火锅必须用牛油,少了这味就不地道。
- 文化挖掘要"走心":平遥古城把镖局故事编成沉浸式剧本杀,参与者需用晋商银票结算任务
- 季节元素不能少:哈尔滨冰雪节期间酒店均价从300涨到1200,仍保持92%的入住率
- 在地美食当招牌:柳州螺蛳粉节当天卖出8万碗,附带卖空了三卡车酸笋
活动类型 | 平均停留时长 | 二次传播率 | 人均消费 |
传统歌舞表演 | 1.2天 | 18% | 380元 |
沉浸式体验活动 | 2.8天 | 63% | 920元 |
二、把预告做得比正片还精彩
记得成都熊猫咖啡节吗?预热期抖音话题播放量破5亿的秘诀,是让网友投票选"最想投喂的滚滚"。
- 提前45天开始故事连载,每天在公众号更新熊猫饲养员日记
- 美团上线"竹子积分",预订酒店可兑换限定版熊猫咖啡杯
- 地铁站布置成竹林风格,扫码能听到熊猫打呼的音效
苏州评弹节更绝,他们把演出片段做成音频盲盒,游客走到观前街特定位置才会随机播放。结果活动没开始,周边民宿就订出去七成。
三、让每个游客都成"自来水"
青岛啤酒节那会儿,海边的路灯杆都裹上了啤酒瓶包装。但最妙的还是那个“泡沫打卡墙”——只要上传带话题的合影,就能免费续杯。
- 设置20个隐藏拍照点,集齐9张发朋友圈送船票
- 啤酒瓶盖内印二维码,扫码能看酿酒师傅的短视频
- 每晚抽三位幸运儿,用无人机把纪念品送到他们住的酒店
乌镇戏剧节期间,保洁阿姨都成了网红。因为他们扫把上挂着诗句木牌,游客发现后自发传播,话题最有文化的清洁工阅读量破了2.3亿。
四、数据比游客还会"说话"
丽江纳西族火把节那周,指挥中心大屏实时跳动着这些数字:
实时在园人数 | 热门区域密度 | 厕所排队时长 | 特色商品销量 |
2.7万 | 四方街92% | 8分钟 | 东巴纸灯 430个 |
这些数据帮他们半小时内调来20辆移动厕所车,还把卖冰粉的摊位挪到了排队最长的打跳区旁边。
五、散场不是终点
黄山帐篷节结束后三个月,还有人在问明年什么时候开票。他们的留客妙招是给每位参与者发定制版登山护照,集满四季活动章能换山顶酒店住宿券。
现在您家景区门口是不是该挂个"正在筹备惊喜"的牌子了?毕竟好戏永远在下回分解。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