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箭筒遇上坦克:绝地求生里的物理课到底靠不靠谱
凌晨三点半,我第N次被队友骂"菜狗"后瘫在电竞椅上发呆——刚才那发火箭筒明明直奔坦克去了,结果人家装甲车屁事没有,反倒是我被一炮轰成渣。这破游戏物理引擎是不是有毒?
游戏和现实的差距比想象中大
《绝地求生》里火箭筒打坦克的场面确实帅炸,但你要是真信了这套,战场上死十回都不够。去年有个军事迷朋友跟我打赌,说现代主战坦克能被单兵火箭筒干翻,结果被我用五杯奶茶的代价狠狠教育了一顿。
先看组真实数据:
装备 | 穿甲厚度 | 坦克装甲等效厚度 |
RPG-7 | 300-500mm | 800-1200mm |
标枪导弹 | 750mm | 反应装甲等效1000mm+ |
看见没?游戏里那种"轰隆一声坦克变烟花"的场景,基本相当于用滋水枪打犀牛。
坦克的生存之道比你想象的骚
现代坦克早不是二战时期的铁皮罐头了,人家防反坦克火箭筒有三板斧:
- 复合装甲:像千层饼似的夹着陶瓷、钢板、凯夫拉,火箭弹撞上去就像咬到夹心饼干里的石子
- 反应装甲:外挂的小方块其实是炸药,在你火箭弹碰到主装甲前先自爆抵消冲击
- 主动防护系统:这玩意儿更变态,直接发射拦截弹把来袭火箭筒在半空打爆
有回看军事杂志说,以色列的"战利品"防护系统测试时,连RPG-29这种大杀器都能拦截。游戏里要是有这配置,我们这些伏地魔早失业了。
火箭筒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戏,现实中打坦克讲究"打七寸":
- 从侧面或后方偷袭(正面刚纯属找死)
- 专打观瞄设备、发动机舱这些"阿喀琉斯之踵"
- 最好组个三人小队交叉火力,单兵作战成功率跟中彩票差不多
记得《轻兵器》杂志提过,海湾战争时有辆M1A1被RPG击中30多次还能开回基地——不过那都是打在正面装甲上。
游戏设计者的小心机
现在你明白为啥绝地求生要魔改物理设定了:
- 要是按真实数据,火箭筒玩家得集体退游
- 坦克机动性被严重削弱,真实世界里70吨的钢铁巨兽能飙到70km/h
- 简化了弹药种类,现实中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各有各的用法
有次看游戏开发者访谈,他们直言平衡性比真实性重要十倍。想想也是,谁愿意玩个游戏还要先啃三个月《装甲兵工程学》啊。
窗外天都快亮了,键盘上还粘着晚饭时打翻的泡面汤。突然觉得游戏里那些较真也挺有意思——至少比当年沉迷CS时,真以为沙漠之鹰能打穿墙要进步多了。下次再遇到坦克,或许该试试队友说的"绕后打油箱"?算了,还是先睡会儿吧...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