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开黑突然想起:荆轲刚上线时的王者峡谷有多疯狂?
凌晨两点半,手机屏幕的光打在脸上,排位连跪三把后突然想起——哎你们记不记得2016年荆轲刚重做那会儿?这英雄从上线第一天就开始改写王者荣耀的刺客史,今天就跟大伙唠唠那些年被荆轲支配的恐惧。
一、老玩家才懂的视觉冲击
2016年11月24日更新公告弹出来那刻,我正蹲在宿舍厕所躲查寝。新版荆轲(现在叫阿轲)的登场动画直接把手机亮度调到了最大:
- 猩红残影划过屏幕时会有"唰"的破风声
- 匕首插进地面的震动反馈强到让人手麻
- 死亡后尸体消失的特效像被血色漩涡吞噬
当时舍友老张的米3手机甚至卡出了PPT效果,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五排秒选荆轲的激情。记得特别清楚,更新当天所有对局必定出现双荆轲,有时候甚至能看见四刺客互啄的奇观。
二、技能机制引发的连锁反应
现在回头看,天美当年在荆轲身上埋了三个改变游戏生态的伏笔:
1. 背刺暴击的数学题
那个年代还没有反甲荣耀的说法,但荆轲被动的150%暴击效果让所有数学课代表集体高潮。我们战队当时做了张伤害对照表:
攻击力 | 常规暴击 | 背刺暴击 |
500 | 1000 | 1750 |
800 | 1600 | 2800 |
看到没?后期脆皮满血也就4000左右,这导致当时流行"闪现背刺流"——带闪现就为了绕到背后捅刀子。
2. 大招刷新引发的蝴蝶效应
击杀或助攻刷新所有技能的设定,直接催生了两个现象:
- 低端局经常出现荆轲五杀播报刷屏
- 高端局辅助开始带治疗术防收割
最离谱的是KPL春季赛,有队伍开发出"荆轲+蔡文姬"的毒瘤组合,逼得官方三个月后就加了击杀刷新CD的衰减机制。
三、那些年被玩坏的出装套路
记得当时贴吧有个神帖《荆轲的108种死法》,其实应该叫《108种出装脑洞》才对:
暴击流(最多人用)
无尽战刃+宗师之力+破军,后期背刺暴击能到4000+,但脆得像张纸。我们战队打野名言:"活着才有输出?不存在的,杀人刷新技能就是永动机"
肉装邪教(真有人上王者)
红莲斗篷+反伤刺甲+魔女斗篷,靠技能基础伤害打持久战。有老哥在NGA发帖论证"每多活1秒就能多背刺两次",居然用这套打上了省级排名。
攻速流(昙花一现)
闪电匕首+影刃,妄想用普攻补伤害。实测发现攻速再快也抵不过被射手点死,这个流派存活时间还没英雄调整公告长。
四、现在还能看到的遗产
虽然现在的阿轲早就不是当年那个疯批美人,但有些东西永远留在了游戏里:
- 刺客默认ban位+1(当年非ban必选)
- 反甲和名刀司命从此变成常驻装备
- 所有刷新类技能都加了衰减限制
写到这里看了眼时间,凌晨三点四十。突然发现今天排位没人ban阿轲了,突然有点怀念那个见面就互秒的版本。算了,再开一把,万一匹配到怀旧党呢?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