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起不好,效果直接打对折?这些坑千万别踩!
上周在咖啡厅听到两个策划妹子在叹气,一个说"老板又把我起的活动名否了",另一个接话"你这算啥,我上次用了谐音梗被用户投诉不尊重传统文化"。活动命名这事儿,乍看简单得像给自家孩子起小名,真上手才发现处处是雷区。今天就带大家看看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命名陷阱,保证都是血泪教训换来的干货。
一、名字起太长,观众记不住
去年某手机品牌推新品时,用了"超感光徕卡电影影像系统暨AI摄影师年度盛典"这种名字。结果活动当天,连自家员工都记不全名称,更别说传播了。建议控制在7个字以内,比如改成"影像大师见面会",既突出主题又方便记忆。
错误案例 | 正确案例 | 问题点 |
---|---|---|
2023年度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产学研合作对接会 | 数创未来峰会 | 信息冗余、缺乏重点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品牌建设与电商直播带货实操培训 | 新农人直播特训营 | 专业术语堆砌 |
二、玩文字游戏玩脱了
某美妆品牌去年七夕搞的"‘粉’享甜蜜"活动,本意是突出粉色系产品,结果被网友调侃像"分手快乐"。谐音梗要注意语境适配度,特别是涉及方言区时要多测试。
容易翻车的三类文字游戏:
- 方言谐音(如"粤来粤好"在北方地区难理解)
- 多音字陷阱("行"读xíng还是háng?)
- 中英文混搭("Hi购节"看着像"骸骨节")
三、只顾自嗨不顾观众
某车企曾推出"擎动·智未来科技峰会",内部觉得特别高大上,但普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要讲发动机还是智能系统。建议多采用用户语言,比如改成"黑科技体验日"。
行业术语 | 用户语言 | 转化思路 |
---|---|---|
私域流量运营闭门会 | 铁粉专属福利日 | 价值感知更直接 |
K12教育OMO模式研讨会 |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展 | 降低认知门槛 |
四、盲目追热点翻车现场
某快餐品牌在世界杯期间推出"‘足’够美味狂欢夜",结果被球迷指责蹭热度不真诚。追热点要注意品牌调性契合度,餐饮品牌可以改成"看球能量补给站"更合适。
- 疫情相关词要慎用(如"战疫优惠"显得消费灾难)
- 网络流行语存活周期短("yyds"半年后可能就过时)
- 争议性话题要避开(性别对立、地域歧视等)
五、不考虑传播场景
某读书会线下活动取名"‘书’适生活下午茶",在电梯广告屏显示时,"适生活"三个字总被遮挡,变成"‘书’...下午茶"。移动端显示要特别注意:
命名要素 | PC端效果 | 移动端风险 |
---|---|---|
带符号名称:春日焕新 | 视觉突出 | 可能被识别为话题标签 |
长英文名:SpringFashionShow | 显示完整 | 自动换行破坏排版 |
最近帮朋友修改了个烘焙活动名称,原定的"‘面’向未来创意工坊"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后来改成"面团变形记",参与人数直接翻倍。说到底,好的活动名就像店铺招牌,既要亮眼又要让人看懂店里卖什么。下次起名前,不妨先问问隔壁大妈听不听得懂,说不定就有惊喜呢。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