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活动策划:企业如何用温度传递社会责任
街角的糖炒栗子飘香时,写字楼里的小张正盯着日历发愁。去年公司立冬给员工发取暖器,结果行政部收到十几条投诉——南方同事嫌占地方,北方同事嫌功率小。今年老板要求策划"有社会价值的节气活动",还要体现企业责任感,这让他对着电脑挠头:"总不能带着大伙儿包饺子这么老套吧?"
一、立冬不只有饺子宴
凌晨五点的社区食堂后厨,李阿姨正把刚熬好的八宝粥装进保温桶。这家连锁餐饮企业连续三年立冬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今年还新增了暖手宝赠送。负责人王经理说:"我们统计过,每个点位每天多支出800元,但员工自愿报名帮厨的积极性反而更高了。"
1.1 温度经济的三种打开方式
- 关怀型:某快递公司为骑手定制防风护膝
- 共享型:连锁书店开设"暖冬读书角"供路人歇脚
- 传承型:老字号药房举办中医冬季养生讲座
活动类型 | 投入成本 | 社会效益 | 数据来源 |
社区送暖 | 2.5万元/场 | 覆盖500户孤老 | 《2023企业公益白皮书》 |
环保倡议 | 1.8万元/项目 | 减少30%供暖能耗 | 某能源集团年报 |
文化体验 | 0.6万元/工作坊 | 传承5项非遗技艺 | 文旅局调研报告 |
二、藏在节气里的责任密码
建材市场的陈老板今年别出心裁,把库存的保温材料改造成流浪猫窝。这些带着公司LOGO的猫屋出现在二十多个小区,保洁阿姨说:"现在每天都能看见年轻人蹲着添猫粮,比贴广告牌管用多了。"
2.1 四两拨千斤的暖心设计
某儿童服饰品牌把样衣改成围巾,教顾客用旧衣物DIY保暖用品。这个成本不到万元的活动,在短视频平台获得230万次播放。市场部小林笑道:"现在仓库积压的瑕疵品都变成抢手货了。"
三、让责任落地的三个诀窍
老字号酒厂的周师傅最近带着徒弟们走街串巷,他们用传统手法帮居民封装窗户缝隙。这个源于清代的老手艺,通过企业的"非遗进社区"项目焕发新生。住在胡同里的刘大爷说:"比年轻人网购的密封条还管用,风真的钻不进来了。"
- 精准匹配:某健身房为外卖员提供免费热饮
- 长期价值:教育机构开展冬季支教延续计划
- 员工参与:科技公司用代码比赛优化供暖系统
写字楼里的绿植悄悄挂上霜花时,小张的方案终于通过审批。今年立冬,公司要和养老院合作"代际烘焙坊",让员工带着孩子教老人做新式糕点。他看着活动预算表轻笑:"取暖器的钱,这下变成传播传统文化经费了。"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