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益自愿降薪活动是否会让员工更拼?我们扒了这些真实案例
最近朋友圈里刷到多益网络的新闻,说是有员工自愿申请降薪10%,评论区直接炸开了锅。我表弟就在游戏公司做策划,昨晚家庭聚餐时他筷子都没动几下:"姐,你说这波操作会不会让打工人心凉啊?"
一、企业这步棋到底怎么下的
翻了下多益官网公告,发现从2020年开始,这家公司每年都会整点"新活":
- 2020年:允许员工自愿降薪给老板发红包
- 2021年:春节前突击查员工手机微信
- 2023年:这次的自愿降薪10%申请
老板的官方说法
公告里写着"真正具备奋斗精神的员工,应该主动与公司共克时艰",这话听着耳熟。我邻居王叔在制造业干了二十年,他说2008年金融危机时他们厂长也说过类似的,不过那会儿是直接砍了管理层工资。
企业类型 | 降薪方式 | 员工留存率变化 | 数据来源 |
---|---|---|---|
互联网企业 | 自愿降薪 | -12% | 智联招聘2023Q3报告 |
制造业 | 强制降薪 | -28% | 中国企业家协会调研 |
二、茶水间里的真实声音
我在脉脉上蹲了三天,发现游戏行业的讨论区简直比过年还热闹。有个自称在多益干过三年的老哥说:"去年年终奖发了24薪,今年要是真降薪就当存钱了。"但底下马上有人怼:"别洗了,这就是变相筛选'听话'员工。"
两类典型反应
- 积极派:"现在大环境不好,能保住饭碗就不错了"
- 吐槽派:"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有意思的是,我在知乎扒到个匿名回答,说他们项目组有个00后妹子直接交了降薪申请,转头就开始带薪刷题准备跳槽。这操作把HR都整不会了,批也不是不批也不是。
三、管理学的专业视角
翻了下《组织行为学》教材,里面有个心理契约理论挺有意思。简单说就是员工心里有杆秤:
- 公司给多少钱
- 我要出多少力
- 未来能换来啥
美国管理学会发过个论文,跟踪调查了硅谷五家科技公司的薪酬改革。结果发现,主动降薪的员工半年内离职率比正常组高出23%,但留下的那批人确实更拼,加班时长平均多了4.5小时/周。
国内专家的观点
打电话咨询了在北大教人力资源的李教授,他说了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谈恋爱,一方突然说要AA制,关键要看另一方是不是早就想分手了。"
四、隔壁公司的神操作
跟做猎头的朋友喝酒时听说,有家竞品公司趁机在招聘JD里加了一句:"我们不搞自愿降薪那套",简历投递量直接翻倍。更绝的是某二次元游戏公司,把降薪省下来的钱全用来买限量版手办当季度奖品。
应对策略 | 实施企业 | 员工满意度变化 | 数据来源 |
---|---|---|---|
透明化薪酬体系 | 某电商大厂 | +18% | 脉脉职场调研2023 |
弹性福利兑换 | 上海某独角兽 | +32% | 公司内部满意度调查 |
五、普通打工人的生存智慧
楼下便利店的王姐听说这事,一边给我热饭团一边说:"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还不如我们计时工实在。少给钱就少干活,天经地义。"她老公在快递站干夜班,最近因为单价降了五毛钱,现在每天准时六点打卡下班。
不过我在B站看到个游戏原画师的vlog,这姑娘自愿降薪后反而更拼了。她说要把省下来的工资当作自己的创业基金,现在接私单都比以前积极。评论区有人夸她清醒,也有人骂她卷王。
00后整顿职场新姿势
- 签完降薪协议就申请调去清闲部门
- 把降薪金额换算成带薪摸鱼时间
- 组团报名劳动法在线课程
茶水间飘来咖啡香味,几个实习生正在讨论要不要参加这次活动。穿JK制服的小姑娘说得最实在:"反正实习工资本来就不高,降不降的区别就是奶茶少加份珍珠。"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