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节日,商家们就像过节一样忙活起来。这两年有个特有意思的现象——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品牌,突然手拉手搞事情。这种跨界合作就像过年包饺子,你出面粉我调馅,包出来的花样还真让人眼前一亮。
为什么跨界合作能成节日爆款?
去年中秋节,某奶茶品牌和博物馆推出的"文物奶茶"礼盒,上线三小时就卖断货。这给我们提了个醒:当文化情怀碰上网红经济,产生的化学反应比烟花还绚烂。
- 打破消费者审美疲劳
- 实现1+1>2的传播效果
- 共享双方用户资源池
快消品×游戏:春节档的流量密码
还记得今年春节,某方便面品牌和国民手游搞的"集卡换皮肤"活动吗?他们在包装袋里藏虚拟道具兑换码,硬是把泡面吃出了盲盒的刺激感。
品牌 | 合作形式 | 销售额增长 | 数据来源 |
康师傅×王者荣耀 | 限定包装+游戏道具 | 67% | 尼尔森2023春节消费报告 |
奥利奥×原神 | 联名礼盒+AR互动 | 82% | 艾瑞咨询中秋营销研究 |
三个让人拍案叫绝的案例
故宫文创×晨光文具:把中秋过成文化课
去年他们推出的"月圆紫禁城"礼盒,在文具上复刻故宫馆藏书画。消费者买套文具,顺带把《千里江山图》临摹本也带回家了。这种玩法让00后们直呼:"原来传统文化这么酷!"
大白兔×气味图书馆:童年的味道会呼吸
儿童节推出的联名香氛系列,把奶糖香做成了前中后调。80后买的是回忆杀,95后图的是新鲜感。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经典IP也能玩出年轻态。
海底捞×阴阳师:火锅吃出沉浸式体验
他们在门店布置游戏主题包厢,服务员cos游戏角色。顾客等位时能玩抽卡游戏,涮着毛肚就把限定周边拿到手。这种操作,把等位焦虑变成了游戏期待。
跨界合作的四要四不要
- 要找准共同价值观
- 要设计参与门槛
- 不要生搬硬套节日元素
- 不要忽视线验
就像老话说的"好马配好鞍",找到对的合作伙伴,节日营销就能像滚雪球一样越玩越大。眼看着中秋国庆又要到了,不知道今年又会冒出什么神仙组合。咱们搬好小板凳,备好荷包,且看商家们还能整出什么新活。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