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实世界撞上《我的世界》:那些像素生物的真实原型
凌晨2点37分,我又被窗外蟋蟀的叫声吵醒了。盯着天花板发呆时突然想到——要是《我的世界》里的生物出现在现实里,到底会是什么鬼样子?这个念头像苦力怕一样在我脑子里炸开,干脆爬起来查资料写稿子。
一、那些被像素化的陆地生物
说真的,第一次在游戏里见到猪的时候我笑喷了。方头方脑的粉色方块,和现实里脏兮兮的家猪完全不是一回事。但你知道吗?游戏开发者Markus Persson说过,他故意把动物设计成这种抽象样子——毕竟用像素块拼出写实的猪毛纹理,在2009年那会儿的电脑性能下简直是灾难。
- 猪:现实中的野猪其实更接近灰色,家猪粉红色是长期选育的结果。它们智商超高,能玩电子游戏(剑桥大学实验证明的)
- 牛:游戏里紫褐色的斑点牛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不过印度瘤牛那个驼峰倒是神还原
- 鸡:最离谱的是游戏鸡会下蛋后立即消失,而真母鸡下完蛋总要得意地叫半天
有次我在农场亲眼看见山羊用角顶翻水桶,突然理解为什么游戏里山羊总在撞东西——这玩意现实里就这德行!《动物行为学》期刊去年还发论文说,山羊的撞击行为其实是在建立社交等级。
二、水里游的比想象中更魔幻
记得第一次在游戏海底神殿遇到守卫者,被激光射得抱头鼠窜。后来去水族馆看到真实的虹彩圆鳍鱼,差点把咖啡喷在玻璃上——这玩意简直和游戏里守卫者的眼睛一模一样!
游戏生物 | 现实原型 | 魔改程度 |
鱿鱼 | 大王乌贼 | 体型缩小90% |
海豚 | 瓶鼻海豚 | 删除了回声定位能力 |
河豚 | 刺鲀 | 中毒效果夸张了10倍 |
最绝的是热带鱼。游戏里用不同颜色区分品种,而现实中的珊瑚礁鱼群...这么说吧,上次潜水时看到的雀鲷种类,比我这辈子在游戏里见过的都多。《海洋生物多样性》那本书里说,光小丑鱼就有30个亚种。
三、夜间生物的真实面目
凌晨4点16分,小区里真有野猫在叫春,和游戏里猫的叫声莫名相似。不过现实里的猫可不会乖乖坐着等你喂鱼——我家楼下那只橘猫,上次想摸它反手就给我一爪子。
说到蝙蝠,游戏里只会乱飞,现实中的蝙蝠...天呐你们知道吗?根据《哺乳动物学通报》的数据,一只棕蝙蝠每小时能抓1200只蚊子。这效率比游戏里那帮废物强多了!
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 末影人现实原型可能是非洲的细长鬼影蜘蛛,都会突然消失
- 僵尸的腐烂特征和考古发现的沼泽尸体高度吻合
- 骷髅弓箭手可能是受《指环王》戒灵启发
写到这儿突然停电了,笔记本还剩37%电量。赶紧把最后这段打完——蜘蛛的设定其实最科学,游戏里洞穴蜘蛛的蓝色来自澳大利亚真实存在的蓝山漏斗网蜘蛛,这玩意毒液能让人4小时毙命...
窗外开始泛白了,对面楼有户人家亮起灯。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个玩家在熬夜肝建筑,就像游戏里那些永不日落的创造模式。咖啡已经凉透,但脑子里还转着最后一个念头:要是现实生物也像游戏里那样规律可控,或许我们就不用写这么多研究论文了。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