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晚上,我正窝在沙发刷脉脉,突然收到前同事老张的消息:"听说你上次参加那个行业圆桌会,直接对接上了头部公司的总监?"我刚想打字回复,手机又震动起来——是脉脉系统推送的新活动提醒。这种场景,相信每个职场人都经历过。但你知道吗?在脉脉上正确参与活动,获得的不仅是人脉,更可能成为你升职加薪的跳板。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一、为什么聪明人都在脉脉"蹭活动"

去年我刚接触脉脉时,总觉得那些花花绿绿的活动入口像商场促销广告。直到有次帮领导准备行业峰会材料,偶然发现参会的某位大咖,竟是我在脉脉"新经济下午茶"活动里聊过的网友。当时他顶着动漫头像,发言特别爱用表情包,谁想到竟是某上市公司战略部负责人。

平台对比 脉脉活动 传统社交
人脉质量 89%实名认证(来源:脉脉2023年报) 约37%实名率(来源:《中国社交网络调研》)
信息时效性 提前3-15天预告行业活动 事后朋友圈刷屏

1. 别当"点赞狂魔"

脉脉邀人活动经验分享:如何利用活动提升自我价值

我见过太多人参加线上活动时,只顾着刷"666"和玫瑰花表情。去年新能源政策解读会上,有个姑娘每次提问都带着具体案例:"我们在河北光伏项目遇到并网难题,您刚说的国网新规第5条..."后来她成了那场活动收获最多的参与者,三个月后跳槽到某央企新能源事业部。

  • 有效互动三要素:
    • 提前研读活动背景资料
    • 准备2-3个细分领域问题
    • 用"场景+困惑"的提问结构

二、我的三次关键转折都藏在活动里

2021年参加"跨界人才交流会"时,我特意准备了三种版本的自我介绍。当发现某医疗AI公司的CTO在场,我临时把说辞改成:"我去年帮医疗器械公司做过数字化改造,发现你们赛道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后来我们约了咖啡,现在他们公司是我的长期客户。

2. 冷启动阶段的破冰秘籍

刚注册脉脉那会儿,我像误入酒会的陌生人。直到有次在"产品经理夜话"活动里,听到某大厂总监说"我们最近在重构用户成长体系",我立刻接话:"您说的是不是类似游戏化的成就勋章?我们尝试过..."活动结束后,他主动加了我好友。

沟通方式 效果指数
直接索要联系方式 ★☆☆☆☆
提供行业数据补充 ★★★☆☆
抛出可协作的具体需求 ★★★★★

三、这些坑我替你踩过了

去年参加"互联网+教育"沙龙,我特意穿了新买的西装,结果发现嘉宾都是卫衣配牛仔裤。更尴尬的是,当我用PPT式演讲介绍自己时,旁边穿小熊T恤的男生,正拿着自制教具演示智能批改系统——他当场就收到了三个offer。

  • 新人常见误区:
    • 过分注重形式化包装
    • 把活动当招聘会
    • 忽略后续跟进

3. 价值沉淀的隐藏关卡

真正的高手会在活动结束后做三件事:整理当天收集的行业术语、给重要联系人发送定制版总结、在个人动态里更新活动收获。有次我随手发的"今天学到了用户心智占领的三种新玩法",竟被某知名产品博主转发,带来200+精准关注。

窗外飘来咖啡香,提醒我又该准备今晚的直播活动了。最近发现个新技巧:在活动开始前,先去嘉宾的主页翻他们最近半年的动态。上周就这样发现了某大佬正在研究AIGC落地场景,现场讨论时我特意提到"您上个月分享的保险业应用案例...",散场时他拍着我肩膀说:"年轻人,挺会抓重点啊。"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