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活动中的病虫害防治手记
上周跟着林业站的王师傅巡林时,发现去年种下的柏树苗蔫头耷脑的。王师傅蹲下身扒开树皮,几只红褐色的甲虫幼虫正蠕动着,他眉头一皱:"这是柏肤小蠹,得赶紧处理。"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三年前在张家坡的造林项目,因为没做好虫害预防,整片油松林全军覆没。今天就结合这些年踩过的坑,聊聊植树造林活动中那些实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常见病虫害识别指南
记得第一次见到松毛虫爆发是在2018年春,整片松林像被火烧过似的。掌握这些特征能帮我们早发现早处理:
- 松材线虫病:针叶变红不脱落,树干有蓝变现象
- 美国白蛾:叶片呈网状缺刻,枝头挂着白色丝网
- 杨树溃疡病:树干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像长了老年斑
病虫害发生规律表
病虫害类型 | 高发季节 | 易感树种 | 数据来源 |
松墨天牛 | 5-7月 | 马尾松、华山松 | 《中国森林病虫图谱》 |
杨树烂皮病 | 3-5月 | 青杨、小叶杨 | 国家林草局2022年报 |
二、防治方法实战宝典
去年在李家沟造林点,我们用性信息素诱捕器控制住了蔓延的松毛虫。这些经过验证的方法值得收藏:
2.1 物理防治妙招
- 树干涂白:生石灰+硫磺+盐的"三合汤",比例按10:1:0.5调配
- 虫胶阻隔带:在树干1.5米处缠宽胶带,定期更换
- 黑光灯诱杀:每亩设置3盏,安装高度2.8米
2.2 生物防治新思路
上个月在苗圃看到技术人员释放肿腿蜂防治天牛,这些小虫子真是"以毒攻毒"的高手:
- 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寄生率可达82%
- 白僵菌粉剂防治松毛虫,每亩用量200-300克
- 招引益鸟:每公顷悬挂8-10个人工鸟巢
三、药剂使用避坑指南
前年有个新来的技术员把杀虫脒当生根剂用,差点毁了整片林子。这些注意事项要牢记:
- 苦参碱水剂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喷洒
- 石硫合剂熬制时,牢记"1斤石灰2斤硫磺10斤水"口诀
- 波尔多液现配现用,金属容器会降低药效
药剂类型 | 适用病害 | 稀释倍数 | 安全间隔期 |
多菌灵 | 叶斑病 | 800-1000倍 | 15天 |
吡虫啉 | 蚜虫 | 2000-3000倍 | 20天 |
四、防治月历备忘录
根据华北地区物候特点整理的防治时间表:
- 3月上旬:给杨树"打吊针"防治烂皮病
- 5月下旬:布置美国白蛾诱捕器,间距80米
- 9月霜降前:刮除松树病皮,涂刷渗透剂
夕阳西下,看着王师傅用注射器给生病的柏树输液,药剂顺着导管缓缓流入树干。远处新栽的树苗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叶片反射着金红色的余晖。防治车上的工具筐里,诱捕器、修枝剪和药瓶相互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仿佛在演奏森林守护者的乐章。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