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联盟推广结束后 如何让商家继续把你当"自己人"
老李上个月刚被取消淘宝联盟的推广资格,他坐在自家小超市的塑料凳上挠头:"王老板的夏款凉鞋还囤着三百双呢,这下可咋整?"其实像老李这样的情况,在义乌商贸城里每天都在上演。别慌,今天咱们就聊聊推广活动结束后,怎么把这段合作关系盘活成长期饭票。
一、别让关系凉在沟通上
记得去年双十一后,隔壁张老板的仓库堆满退货,就是因为没及时和供应商通气。咱们做推广的更要明白:合作可以停,对话不能停。
1. 定期交个"小作业"
每月初给合作过的商家发个简易数据包,就像这样:
- 上月老客户复购率:23.5%(比行业平均高8%)
- 用户画像更新:25-35岁宝妈占比提升至61%
- 商品口碑关键词:"透气""不起球"搜索量上涨
2. 约个"散伙茶"
杭州四季青的王姐有招绝的:每次合作结束都带着自家腌的酱瓜去找商家唠嗑。不是说非得送礼,重要的是创造非正式沟通场景。试试这么说:
"陈总,这次虽然没续约,但我发现咱们冬装的面料特别受北方客喜欢,要不抽空喝个茶聊聊?"沟通方式 | 有效指数 | 执行难度 |
每周数据简报 | ★★★★☆ | ★★☆☆☆ |
季度复盘会议 | ★★★★★ | ★★★☆☆ |
节日手写贺卡 | ★★★☆☆ | ★☆☆☆☆ |
二、换个姿势继续合作
温州鞋商周老板的案例特别有意思:淘宝联盟停掉后,他和推广方转做抖音"老板娘直播",客单价反而涨了30%。
1. 分佣模式灵活变通
参考《新零售渠道合作白皮书》里的分润模型:
- 阶梯式佣金:月销破万件返2%利润
- 资源置换:用你的私域流量换商家新品首发权
- 联合促销:满减活动双方各承担50%
2. 做商家的"编外运营"
广州十三行有个聪明做法:帮商家代运营微信社群,每月按新增会员数结算。有个卖童装的老板娘说:
"比之前纯推链接强多了,现在能直接看到哪些妈妈喜欢什么款式。"三、养棵"摇钱树"要三年
绍兴纺织厂的老吴有句话在理:"别看现在是小树苗,浇三年水就能摘果子。"维护关系也是个慢功夫。
1. 当商家的"行业雷达"
定期分享这些干货:
- 每周三下午发行业快报(别超过3条)
- 每月整理竞品动态
- 季度提供消费者调研摘要
2. 关键时刻送温暖
去年义乌疫情封控时,有个推广小哥自掏腰包给合作商家送菜,后来解封后拿到5个独家代理权。这种人情投资,比算计分佣比例管用多了。
四、把生意处成亲戚
嘉兴羊毛衫大户赵姐有绝招:记住商家孩子的生日。有次她给合作方女儿寄了套高考模拟题,对方感动得直接续了三年约。
说到底,关系维护就像煮砂锅粥:要小火慢炖,时不时搅和两下。哪怕暂时不合作了,逢年过节在商家客户群里冒个泡,看到适合对方产品的资讯随手转个链接,这些小事积累起来,下次有好事人家自然先想到你。
窗外的知了还在叫,老李的手机突然响了:"李哥,我这有批秋装尾单,您看看要不要..."你看,转机这不就来了么。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