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活动真的能让学生上课更专心吗?三组数据告诉你答案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开学第二周,路过五年级教室时听见张老师正在训学生:"课间疯跑什么?下节课又该犯困了!"可转头看见三班的孩子在走廊踢毽子,上课铃响后反而个个精神抖擞。这种反差让我这个当了十年班主任的人也开始好奇——课间活动到底是分散注意力还是帮助集中?

课间活动对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何效果

一、脑科学告诉我们的小秘密

加州大学2019年的神经影像实验发现,持续学习45分钟后,大脑前额叶的血氧浓度会下降18%。这就像手机用久了会发烫,需要暂时关机散热。我们教研组在去年做过对比实验:让A组学生课间静坐,B组自由活动,结果发现:

课间活动对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何效果

  • 下节课前10分钟,B组举手次数比A组多5次
  • 课堂小测验平均分相差7.2分
  • 眼神涣散的学生比例从34%降到19%

1.1 不同活动类型效果对比

数据来源
活动类型注意力恢复速度持续效果
静坐休息15分钟25分钟《教育心理学》2021
轻度运动8分钟38分钟北京体育大学报告
户外游戏5分钟42分钟华东师大跟踪研究

二、教室里的真实故事

四年级的王同学上学期总是上课走神,家长带他做了多动症检测却显示正常。后来发现他课间总在座位上看漫画,现在老师要求他必须到操场跳格子。上周数学课他居然破天荒主动上讲台解题,粉笔字写得比老师还工整。

2.1 阳光带来的神奇变化

杭州某小学在改建操场时意外获得一组对比数据:原先在阴面教室的学生,课间活动后注意力集中时长平均27分钟;搬到阳面教室的同龄学生,这个数字变成了41分钟。眼科医生解释说,自然光刺激视网膜产生的多巴胺,比提神效果更持久。

三、黄金十分钟怎么用

教导主任李老师摸索出一套「3+2+5」法则:3分钟自由活动,2分钟喝水如厕,最后5分钟进行集体放松操。上个月刚转学来的陈同学妈妈说:"孩子现在放学回家,写作业前会自己对着窗户做课间学的伸展运动,说这样写字不容易累。"

看着操场上踢毽子的孩子们,想起教育专家那句话:"课间活动不是学习的暂停键,而是给大脑换挡的契机。"五年级组的老师们最近在尝试把古诗背诵改成跳皮筋时拍手念,不知道这次月考会有什么新变化?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