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参与者脑洞全开的5个活动方案
你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活动现场大家面面相觑,创意像被冻住的冰激凌一样化不开。别担心,这几个经过验证的脑洞活动方案,能让参与者像按了开关似的灵感迸发。
一、时空穿梭剧本杀
把角色扮演和跨时空推理结合,比如让唐朝诗人用智能手机发朋友圈,或者让未来AI管家解决北宋悬案。我们上次在某科技公司年会实测时,财务部大叔愣是编出了《李清照的区块链诗集》。
具体操作:
- 准备5-8个乱入历史的科技道具
- 设置3条以上矛盾的故事线
- 允许参与者随时"篡改历史"
二、废物改造奥林匹克
收集办公室废纸箱、过期杂志这些"垃圾",要求团队在90分钟内完成实用性改造。去年上海创意园区的比赛里,冠军作品是用快递盒做成的自动喂猫机,后来真的被宠物用品公司量产了。
材料类型 | 创意指数 | 实操难度 | 惊喜系数 |
电子废弃物 | ★★★★☆ | ★★★☆☆ | ★★★★★ |
纸质材料 | ★★★☆☆ | ★☆☆☆☆ | ★★★☆☆ |
三、反常识辩论赛
故意设置违背常识的辩题,比如"太阳应该是蓝色的更合理"或者"人应该长三只手"。某高校社团用这个方法,居然讨论出了可降解手机壳的商业方案,后来拿了大学生创业奖。
关键设置:
- 必须用伪科学证明观点
- 允许随时转换立场
- 设置"胡扯合理化奖"
四、跨界需求匹配
把完全不相关的两个领域需求随机配对,比如让幼儿园老师给建筑工地设计安全培训方案。参考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交叉创新法,我们改良后的版本更适合2小时内的短时活动。
五、感官剥夺创作
戴上眼罩和降噪耳机,只用触觉材料进行创作。某广告公司用这个方法做头脑风暴时,有个美术指导摸着一团毛线,想出了年度爆款广告词"温暖看得见"。
必备道具:
- 至少10种不同质感的材料
- 可食用级橡皮泥
- 带颗粒的按摩球
下次策划活动时,不妨试试这些方法。记得准备个大点的白板,因为好创意可能会像爆米花一样蹦出来。活动结束后最好安排个"创意孵化角",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里,说不定就藏着下个改变行业的好点子。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