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些传统节目你家还保留吗?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3

院子里的腊梅刚谢了花,胡同口的老王就支起了竹架子。路过的人都知道,这是要准备扎灯笼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藏着太多我们这代人共同的记忆。

一、灯影摇曳里的千年传承

1. 赏花灯的前世今生

记得小时候,爷爷总说:"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唐代诗人卢照邻笔下的灯市盛景,现在依然能在西安城墙根下找到影子。今年元宵,我在南京夫子庙见到了三米多高的荷花灯,花瓣居然是用蚕丝绷的,透着光能看见里面晃动的烛影。

  • 北方流行宫灯:八角造型配流苏
  • 江南偏爱纱灯:薄如蝉翼画山水
  • 闽南特色走马灯:纸人纸马转圈圈

2. 猜灯谜的智慧较量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传统节目有哪些

去年在成都锦里见过最绝的灯谜:"四个晚上"打一字。您猜怎么着?谜底是个字("四夕"组合)。现在的年轻人把网络用语也编进了灯谜,像是"996"打节气名,答案竟是白露(谐音"白劳")。

地区 特色灯谜类型 数据来源
北京 字谜居多 《中国灯谜辞典》
潮汕 方言谐音谜 《岭南民俗研究》
台湾 闽南语拆字谜 《台湾岁时记》

二、舌尖上的团圆味道

1. 南北元宵大战

表妹去年嫁到浙江,过年回来说婆家吃的居然是肉馅汤圆。北方人习惯的滚元宵,在南方变成了包汤圆。您知道吗?滚元宵用的是固体馅料,在糯米粉里摇滚成型;而包汤圆像包饺子,得用湿面团裹住馅料。

  • 北京稻香村的五仁元宵
  • 宁波缸鸭狗的猪油汤圆
  • 四川心肺汤圆配麻辣蘸水

2. 那些消失的节令美食

姥姥念叨的面灯现在很少见了,就是用面团捏成十二生肖,蒸熟后往凹陷处倒香油插灯芯。山东有些地方还保留着豆面灯,灯盏里能看清荞麦面的纹路。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传统节目有哪些

三、街头巷尾的狂欢盛宴

1. 舞龙舞狮的七十二变

广东的醒狮能上梅花桩,福建的线狮用绳子操控,重庆铜梁的火龙表演最是震撼,烧化的铁水往空中一泼,舞龙汉子就在火星雨中穿梭。

2. 走百病的新式演绎

古代妇女元宵夜要摸门钉求子,现在演变成了全民夜游。去年元宵恰逢冬奥,北京好些年轻人穿着冰鞋在什刹海"走百病",冰刀划出的银线倒映着红灯笼,别有一番风味。

四、藏在月光里的老讲究

1. 祭紫姑的现代版

古籍《荆楚岁时记》记载的迎紫姑习俗,在湖南农村变成了厕神问答。年轻姑娘们用秸秆扎人形,还真有人煞有介事地问姻缘。我见过最绝的是用手机语音助手来"占卜",科技与传统碰撞出奇妙火花。

2. 偷青的都市传说

四川某些地方保留着偷菜祈好运的旧俗,不过现在年轻人改成在超市"借"棵葱。去年元宵夜,小区物业不得不在绿化带立牌子:"观赏蔬菜已打农药"。

巷子口飘来桂花酒酿的甜香,隔壁小夫妻正在阳台上挂兔子灯。楼下的孩子们举着会唱歌的电子灯笼跑过,那些纸糊的灯影摇曳,在月光下投出千百年的光阴故事。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