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运营总监如何用事件营销和主题活动给游戏“刷存在感”
上周路过写字楼下的奶茶店,听到两个中学生举着手机争论:“这游戏新出的副本必须组队才能解锁!”“但我更想看官方和明星联动直播啊。”你看,现在的玩家既要玩法也要热闹,活动运营总监要是没点搞事情的能耐,游戏分分钟就被埋没在应用商店里了。
把游戏变成社交货币的事件营销
去年某二次元游戏和便利店联名卖徽章,硬是把保温箱改造成游戏道具仓库。凌晨三点还有人蹲在店门口等补货,店员说他们比春运抢票的还积极。这种打破次元壁的操作,就是典型的事件营销。
让玩家自愿当“自来水”的三板斧
- 找对CP:就像螺蛳粉配奶茶,跨界组合要让人“咦?还能这样”
- 埋梗要深:某射击游戏在音乐节藏复活币,找到的人能兑换限定皮肤
- 留白艺术:《旅行青蛙》中国版故意不做汉化,反倒引发段子狂欢
案例 | 执行周期 | 微博话题量 | 新增下载 |
《原神》×肯德基 | 72小时 | 4.2亿 | +300万 |
《恋与》虚拟演唱会 | 48小时 | 1.8亿 | +85万 |
主题活动要像连续剧一样勾人
记得《阴阳师》那年春节搞的式神年夜饭活动吗?我家表妹非要拉着全家给游戏角色投票,连八十岁的姥姥都学会了用手机点赞。好的主题活动就像追剧,让人等更新等得抓心挠肝。
设计活动时的“钩子理论”
- 前3天:用限定称号勾引成就党
- 第5天:放隐藏剧情碎片留住剧情党
- 第7天:出排行榜刺激土豪玩家
最近《蛋仔派对》的开学季活动就深谙此道,把课本知识变成闯关题目,家长群里都在传“让孩子边玩边学”,这传播效果可比买广告位划算多了。
事件营销 VS 主题活动怎么选
事件营销 | 主题活动 | |
见效速度 | 48小时引爆 | 7-15天发酵 |
成本控制 | 上不封顶 | 可大可小 |
团队要求 | 需要外联能力 | 侧重内容策划 |
别掉进自嗨的坑里
去年有款格斗游戏学人家搞高校竞赛,结果选手都在吐槽“奖励还没网费值钱”。好的运营总监要像火锅店老板,既得准备新鲜食材,也得随时观察哪桌需要加汤。
- 在游戏论坛装萌新提问
- 潜伏玩家微信群记录表情包使用频率
- 每周看客服记录的奇葩投诉
最近在电梯里听见两个白领讨论:“《逆水寒》那养生玩法太绝了,我领导都下载来练八段锦。”你看,当游戏内容变成办公室话题时,曝光度这事就成了。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