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阅读节亲子活动安排:带娃打卡的10个宝藏项目
上周末带儿子去独墅湖图书馆借书,发现大厅里立着"书香苏州·第十二届全民阅读节"的展架。小家伙踮着脚数着活动日期,眼睛亮晶晶地指着"森林故事会"的海报不撒手。作为在苏州生活了十年的宝妈,这就把踩点整理的亲子活动攻略分享给大家。
一、低龄宝宝专属时光(3-6岁)
1. 会说话的绘本小屋
平江路知止书店每天上午10点的保留节目,戴眼镜的周老师会用苏州评弹的腔调讲《鼹鼠的故事》。上周亲眼见到个小姑娘,听着听着就趴在地毯上模仿鼹鼠挖洞,逗得全场家长举着手机录视频。
- 活动亮点:琵琶伴奏+角色扮演区
- 隐藏福利:完成打卡送定制书签(限量前30名)
2. 树叶拼贴诗
相城区图书馆后院的银杏树下,孩子们用梧桐叶拼出"秋天来信"四个字。我家那位把胶水涂得满手都是,最后成品虽然歪歪扭扭,但工作人员还是郑重其事地给装裱在蚕丝宫扇上带回家了。
活动项目 | 年龄 | 时间 | 材料费 |
树叶拼贴诗 | 3-6岁 | 10.15-11.15每周六 | 免费(需预约) |
布艺童话书 | 5-8岁 | 10.20/10.27下午 | 38元(含材料包) |
二、小学生放电指南(7-12岁)
3. 古籍修复体验课
苏州博物馆西馆的镇馆之宝《吴门医派手稿》修复现场,孩子们戴着白手套,用糯米浆糊修补仿真书页。隔壁桌的小男孩不小心把浆糊蹭到鼻尖上,活脱脱像戏台上的小花脸。
4. 声音邮局
在观前街的钟书阁顶楼,我家孩子对着老式电话机录了段《声律启蒙》。三个月后真的会收到实体CD+手写明信片,这个创意让连电子手表都不离身的10后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等待的美好。
- 推荐时段:工作日下午人少
- 冷知识:设备采用民国时期步进式交换机
三、全家总动员项目
5. 园林剧本游
网师园夜花园特别版,全家跟着牡丹亭折子戏演员找线索。孩子在假山洞里发现锦囊时的惊呼声,惊起了池边栖息的夜鹭,月光下的飞檐斗拱忽明忽暗,比白天多了几分神秘。
剧本类型 | 推荐年龄 | 体力消耗 | 文化知识点 |
《园冶密码》 | 8岁以上 | 中等(需行走1.5h) | 造园九境 |
《吴门医踪》 | 10岁以上 | 较低 | 中医药典故 |
6. 古法造纸术
李公堤的湖畔工坊里飘着竹帘的清香,我们家爸爸和孩子配合着抄纸浆,结果因为动作太猛把围裙都染成了茶褐色。晾干后的花草纸可以现场装订成册,孩子坚持要在封面写上"这是我和爸爸造的第一本书"。
秋阳透过落地窗洒在操作台上,空气里浮动着檀皮纤维的草木气息,这样的亲子时光比任何电子产品都有温度。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