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快到了,咱们社区、公司或商家都在琢磨怎么把活动搞得热闹又有影响力。但选宣传方式这事儿,就像挑粽子馅儿——甜的咸的各有拥趸,怎么选才能让最多人买单呢?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
一、先摸清自家活动的底
上周老王家超市办活动,明明花大钱投了电梯广告,结果来的人还没隔壁菜市场免费试吃活动人多。后来才明白,他们目标客群主要是退休大爷大妈,这些人压根不怎么看电梯里的二维码广告。
- 目标人群画像:是给小朋友办的亲子包粽子活动?还是面向白领的传统文化体验?
- 活动场地特点:社区广场、商场中庭还是线上直播间?
- 预算天花板:千万别学小陈他们公司,去年把80%预算砸在短视频推广,结果线下物料钱都不够
举个实在例子
咱们街道去年端午办龙舟模型比赛,主要参与者是中小学生。最后选定在学校门口发传单+家长微信群通知,成本不到500块,报名人数却比前年翻了两倍。
二、现代VS传统宣传渠道大比拼
宣传方式 | 适用场景 | 成本指数 | 效果评估 |
朋友圈广告 | 年轻客群聚集的活动 | ★★★ | 转化率约3%-5%(数据来源:艾瑞咨询2023本地生活报告) |
社区公告栏 | 中老年为主的线下活动 | ★ | 触达率超70%(数据来源:中国社区发展白皮书) |
短视频平台 | 需要视觉呈现的特色活动 | ★★ | 平均停留时长28秒(数据来源:QuestMobile) |
三、省钱又出效果的组合拳
去年端午节,某连锁餐饮品牌用了个妙招:在包装袋印上活动二维码,同时让服务员口头提醒顾客扫码抽奖。结果活动参与率比纯线上推广高了40%(数据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黄金搭档方案
- 线下+线上:社区张贴手绘海报+业主群每日倒计时
- 传统+科技:包粽子教学传单+AR扫码看立体龙舟
- 人员+物料:安排两个穿汉服的引导员,配合LED大屏动态海报
四、这些坑千万别踩
隔壁商场去年在端午节前三天突然换宣传语,把"粽情端午"改成"粽享优惠",结果很多老人家压根没看懂。后来监测数据显示,活动首日客流反而比平时周末少了15%。
- 避免生僻网络用语(年轻人觉得土,长辈看不懂)
- 线下物料记得留联系方式(去年有17%的参与者反映找不到报名入口)
- 宣传节奏要踩准(建议活动前7天启动,前3天加强推送)
五、效果监测小窍门
教大家个实用方法:在不同宣传渠道用特定暗号。比如微信推文里写"凭文章截图领香包",传单上印"到店说端午安康享优惠",这样就能清楚知道各个渠道的实际转化效果。
夜市的粽子摊飘来阵阵清香,街角已经开始挂艾草。选对宣传方式,就像找到那根捆粽子的棉线——既要把内容扎牢实,又要让香味飘得远。今年端午节,咱们的活动定能办得既有传统味儿,又有人气劲儿!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