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回归活动资源整合:让温情落地生根
街角的老兵面馆最近换了招牌,李叔把"光荣之家"的牌子擦得锃亮。这个参加过抗洪抢险的老兵,去年刚通过市里的"荣归计划"拿到了创业补贴。他说:"没想到退伍二十多年,组织还记得我们这些老骨头。"
一、那些年我们忽略的"橄榄绿"
清晨六点的公园里,总能看到张排长带着太极队晨练。这位参加过边境作战的老侦察兵,转业后当了十年保安,直到社区建起退役军人服务站,才找到组织。据《退役军人事务部2023年工作报告》显示,我国现有退役军人约5700万,每年新增约50万。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张排长"的故事。
1.1 被遗忘的"技能宝库"
- 汽车连退伍兵王建军考取了A照,却在家政公司开货车
- 野战医院护士长转行做超市理货员
- 通信兵转业后送外卖,手机里还存着当年密码本
二、资源整合的破局之道
朝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小刘最近成了大忙人,他们刚上线了"戎归"智能匹配系统。这个梳着马尾的90后姑娘说:"以前都是纸质登记表,现在通过大数据,能把老兵的驾驶等级证书和物流企业需求自动匹配。"
资源类型 | 传统方式 | 整合模式 |
就业信息 | 公告栏张贴 | AI智能推送 |
技能培训 | 统一课程 | 定制化教学 |
医疗保障 | 定点医院 | 家庭医生签约 |
2.1 政企联动的暖心实践
浙江某民营企业推出"军令状"计划,专门招收退役军人担任安全督导员。负责人老陈是预备役军官出身:"这些老兵搞消防演练,比专业机构还细致。"
三、社区里的"老兵驿站"
和平里街道的红色小屋总是亮着暖黄灯光,这里既是老兵茶话室,也是便民维修站。墙上贴着值班表:周一轮到电工老许,他珍藏的泛黄证书上写着"某部通信营优秀士官"。
- 每月8号免费家电维修日
- 寒暑假少年军校训练营
- 应急抢险志愿者预备队
3.1 银发教官的春天
退役伞兵老赵的野外求生课成了社区网红课程,孩子们跟着学搭帐篷、辨方向。他总爱说:"当年在空降兵学院,我们..."这话匣子一开,故事能讲三天三夜。
四、从政策到热茶的温度
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李科长办公桌上摆着三台电话,白色那部直通各社区服务站。最近他们推行"五个一"工程:一次深度访谈、一份技能清单、一个成长计划、一组支持团队、一本跟踪台账。
窗外的梧桐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值班员小张正帮老兵老周调试新领的助听器,阳光透过树叶在迷彩服上洒下光斑,仿佛又回到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