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何让下课活动既安全又有趣?
街角李大爷最近总念叨:"现在娃娃们下课就跟打仗似的,口罩捂得严严实实,连跳皮筋都隔着两米远。"这话听着心酸,却道出了特殊时期组织课间活动的真实困境。咱们今天就聊聊,怎样在防疫大前提下,让孩子们还能享受珍贵的课间时光。
一、活动前的"三重保险"
就像做饭得先备好食材,要办好课间活动,咱们得先做好这三大准备:
1. 场地消毒有讲究
- 高频接触区:门把手、楼梯扶手每节课都要用75%酒精擦拭
- 活动场地:操场每天用含氯消毒液喷洒两次,避开学生活动时段
- 特别提醒:钢琴键、画笔这些共用教具要"专人专用"
2. 物资准备不能少
根据《学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每个班级应该备有:
- 应急口罩(儿童款5个/班)
- 迷你消毒凝胶(200ml装)
- 电子体温计(建议耳温枪,测量快且卫生)
3. 分组策略要灵活
活动类型 | 建议人数 | 间隔要求 | 数据来源 |
静态游戏 | 3-5人 | 1米以上 | 《中小学卫生工作规范》2022 |
动态活动 | 2-3人 | 2米以上 | 国家卫健委指导意见 |
二、活动现场的智慧管理
北京朝阳实验小学的王老师有个妙招:她把传统游戏改编成"防疫特别版"。比如把丢手绢改成"隔空传话",既保持距离又锻炼反应力。这些实践中总结的经验特别值得参考:
1. 动静分区法
- 动区:操场西北角设跳绳专区,地上画着显眼的黄圈
- 静区:教学楼连廊布置益智棋类桌,每桌限坐2人
2. 错峰活动表
时间段 | 参与班级 | 活动区域 |
9:40-10:00 | 1-3年级 | 东操场+室内游戏区 |
10:20-10:40 | 4-6年级 | 西操场+科技长廊 |
三、当突发状况来敲门
上周三的实战演练给了我们重要启示:五年级2班模拟发现有学生体温异常时,值班老师3分钟内就完成了隔离上报流程。关键是要做到:
- 应急通道永远畅通(别让防疫物资挡住逃生路线)
- 每个楼层配备"防疫百宝箱"(内含防护服、应急联系卡)
- 每月组织不同场景演练(比如用餐时、活动中突发情况)
四、让科技帮帮忙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的做法很有启发性:他们用智能手环监测学生活动距离,当两个孩子靠得太近时,手环会像小蜜蜂一样震动提醒。不过传统方法也不可少:
- 在地面贴"跳房子"图案,自然保持间距
- 把古诗接龙改成"隔空对答"游戏
- 用可水洗彩笔在窗户上玩"你画我猜"
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走廊上,几个戴着口罩的孩子正在玩改良版的"一二三木头人"。他们间隔两米的身影,构成了这个特殊时期最动人的画面。或许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生活即教育",在这段特别的时光里,我们正在共同谱写新的成长篇章。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