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活动到底能不能帮企业抢到更多市场份额?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上周三下班回家,正赶上地方台重播《武林外传》,片头贴片广告里突然蹦出个新牌子的酸奶广告。第二天去超市,发现货架上这个蓝白包装的产品前围着好几个大妈——这场景让我突然意识到,电视广告的影响力好像比我们想象中更顽固。

一、打开客厅的"聚光灯效应"

电视媒体活动对于扩大市场份额的影响是什么

2023年尼尔森数据显示,黄金时段电视剧的收视人群中,43%会在广告时段继续观看。这种"被动接收"恰恰构成了电视媒体的独特优势。就像我家对门王叔说的:"广告来了正好去厨房拿个苹果,回来还能听着声儿。"

三大核心优势对比:
传播维度 电视媒体 社交媒体 户外广告
单次曝光时长 15-30秒 1.7秒(Statista,2023) 3-5秒
多感官刺激 视听结合 视觉为主 视觉为主
场景渗透力 家庭场景 碎片场景 移动场景

1. 看得见的"信任背书"

央视市场研究的调查有个有趣发现:同款商品在电视广告中出现后,电商平台的"品牌旗舰店"搜索量平均提升27%。这就像菜市场里挂着"电视台推荐"横幅的摊位,总会让人多看两眼。

  • 本地家电品牌"美菱"在冠名天气预报后,三线城市市占率提升4.2%
  • 某奶粉品牌在新闻联播前广告时段投放后,经销商咨询量翻倍

2. 银幕上的"社交货币"

去年爆火的某款气泡水,在电视剧植入后引发抖音挑战赛。这种从大屏到小屏的裂变,让产品三个月拿下饮料类目TOP3。就像小区广场舞阿姨们说的:"电视里天天见的牌子,买着不跌份。"

二、遥控器背后的商业博弈

不过最近和做市场的老同学喝酒,他倒了一肚子苦水:"现在投电视广告就像买彩票,中了皆大欢喜,没中就等着挨批。"这话让我想起商场里那些撤柜的品牌展台,确实不少都是电视广告的"熟面孔"。

投放策略 成功案例 失败案例
时段选择 某药企在养生节目广告,转化率18% 快餐品牌在午夜剧场投放,ROI仅0.3
内容匹配 母婴品牌在亲子综艺植入,认知度提升41% 金融APP在抗战剧贴片,投诉量增加

超市李姐有句话说得好:"现在年轻人看电视,广告时间就低头刷手机。"这话点出了关键问题——如何把电视曝光转化成手机上的实际行动?某国产手机品牌的解决方案是:在广告画面里设计动态二维码,两周带来12万次扫码。

三、遥控器与购物车的连接器

最近注意到个有趣现象:黄金时段广告里,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说"打开淘宝搜索..."。这种跨屏导流的方式,让某零食品牌在投放期间线上销量暴涨300%。

  • 某汽车品牌在纪录片植入后,官网访问时长增加2分钟
  • 家电品牌在购物频道演示,当日区域销量破纪录

不过这种转化需要精细设计。就像小区便利店张叔说的:"电视广告说要送赠品,结果店员根本不知道这活动,这不是忽悠人嘛。"某国际快消品就吃过这个亏,因为线下渠道没跟上,导致促销活动投诉率飙升。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广告

电视媒体活动对于扩大市场份额的影响是什么

还记得"今年过节不收礼"的魔性广告吗?虽然被吐槽多年,但人家确实稳坐保健品头把交椅。现在的新锐品牌更聪明了,某酸奶品牌在综艺冠名时,同步在便利店搞"扫码看花絮"活动,三个月铺货率从35%飙到82%。

说到底,电视媒体就像个放大器。用得好能把品牌声量传到街头巷尾,用得不好就是往水里扔钱。关键是要想清楚:你的广告是给观众看的,还是给消费者用的?这个问题没想明白,投再多预算也是打水漂。

隔壁王婶最近迷上了电视剧里的厨具广告,昨天还真去买了个同款炒锅。看着她朋友圈晒的美食照片,突然觉得这个老牌媒体渠道,或许正在以新的方式悄悄连接着我们的生活。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