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高中生远足,这些安全游戏规则不能忘
上个月隔壁学校的李老师刚被通报批评,就因为在森林公园组织定向越野时,三个学生被马蜂蜇伤送医。校医老张跟我说,要是他们提前在游戏规则里加条"禁止摇动蜂窝状物体",这事完全可以避免...
一、行前准备六件套
去年带学生去西山徒步时,我发现随身携带的急救包少了抗过敏药,幸亏随队家长带了氯雷他定片。现在我的物资清单里永远用荧光笔标着这三类必备品:
- 医疗物资:弹性绷带、碘伏棉签、退热贴
- 通讯设备:每队配发口哨+反光手环
- 游戏道具:防水任务卡、荧光棒(夜行活动)
物资类型 | 必备数量 | 替代方案 | 数据来源 |
急救包 | 每15人1套 | 可用家庭医药箱改装 | 《学校户外活动安全规范》2022版 |
通讯设备 | 每队2台对讲机 | 手机预设紧急呼叫 | 教育部安全指引第38条 |
路线勘察四要点
记得有次在青龙峡踩点,向导老周特意带我们绕开了一片看似平整的草地:"这儿看着安全,其实底下有暗沟,上周刚有头野猪陷进去。"现在我的勘察清单包括:
- 标记所有潜在危险区域(标注在纸质地图和电子导航)
- 确认3个备用集合点
- 测试手机信号覆盖盲区
二、活动现场安全守则
去年秋季在香山办活动时,小王同学因为捡拾任务道具摔下缓坡。现在我们的分组原则是:
- 男女混合编组(每队至少2名男生)
- 配备双领队(教师+家长志愿者)
- 设置安全观察员(佩戴橙色袖标)
游戏规则设计三要三不要
朝阳区刘老师设计的"寻宝游戏"获得过市级奖项,他的秘诀是:
- 要设置安全边界(如禁止离开步道3米)
- 要安排定点监督(每200米设安全岗)
- 不要涉及危险动作(攀爬、投掷等)
游戏类型 | 风险系数 | 替代方案 | 实施案例 |
定向越野 | ★★★ | 改用AR虚拟寻宝 | 海淀实验中学2023方案 |
自然观察 | ★ | 增设标本采集区 | 《生物学野外实践指南》 |
三、应急处理黄金法则
上个月在云蒙山遇到雷雨,我们靠着提前训练的"三三制"应急流程,半小时内就把200多名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
- 3分钟启动预案(领队吹响三长两短哨音)
- 3层人员清点(小组长-领队-总指挥)
- 3道安全确认(身体状况、物资完整、环境安全)
山间的风带着松针的清香,远处传来学生们完成任务的笑声。检查完最后一组的安全装备,我掏出保温杯抿了口热茶,今天的活动记录本上又该添几条新经验了。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