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早期比赛跳舞这事,真不是段子
凌晨三点翻硬盘找素材,突然挖到个2016年王者城市赛的现场视频——选手席突然站起来五六个小伙子,顶着死亡打光开始跳《极乐净土》。弹幕飘过一句"这波团战输在没带闪现",我嘴里的泡面差点喷屏幕上。
一、那些年电竞舞台的迷惑行为
现在看KPL选手个个西装笔挺,但早期比赛现场活像大学社团招新。2015年TGA大奖赛上,某战队因为设备故障干等半小时,主持人硬着头皮提议:"要不...咱们先跳个《小苹果》?"
- 2016年QGC夏季赛:败方战队被惩罚跳《PPAP》,穿西装打领带的菠萝笔舞至今是鬼畜区素材
- 2017年KPL秋季赛:暂停期间导播把镜头切给观众席,结果拍到eStar队员在后台模仿鲁班走路
- 最离谱的是2018年:某省赛冠军队领奖时突然掏出横幅,上面写着"XX网吧充100送50"
这些现在会被运营团队连夜公关的场面,当年观众反而觉得"打游戏嘛,开心最重要"。有老观众回忆:"那时候输赢都有人喊'兄弟跳一个',跟村里办喜事似的。"
二、跳舞真不是策划的锅
翻了不少早期赛事执行手册,发现个有趣现象:2015-2017年的规则里压根没提"文艺表演"这茬。某离职赛事策划在知乎匿名回答过:"当时连选手行为规范都没完善,有次选手席有人开直播解说自己比赛,裁判看了十分钟才反应过来。"
时间 | 赛事 | 名场面 |
2015.12 | TGA冬季总决赛 | 败方战队集体用貂蝉台词喊麦 |
2016.08 | 王者冠军杯 | 暂停期间选手用手机外放《王者战歌》 |
2017.04 | KPL春季赛 | 观众起哄让解说跳蔡文姬舞,还真跳了 |
现在看这些操作简直魔幻,但当年连官方都带头玩——2016年王者周年庆,策划团队自己cos成主宰暴君跳社会摇。据《移动电竞赛事发展白皮书》记载,早期赛事平均每2.7场就会出现1次非计划性互动。
三、从网吧文化到职业化的阵痛
老玩家应该记得,2016年KPL刚开始用专业场馆时闹过笑话:选手们下意识要把外套挂椅背上,发现是电竞椅没靠背;有队伍赢了比赛想摔键盘庆祝,低头看见手机又尴尬地改成摔矿泉水瓶。
3.1 那些消失的民间习俗
- 赛前互相喊话环节,现在变成标准垃圾话
- 败方请胜方喝奶茶的约定俗成
- 观众可以带自制应援牌进场(包括但不限于"鲁班别送"、"韩信偷猪")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早期比赛结束选手会自己收拾设备,有次寒夜把充电宝落现场,发微博说"谁捡到送五杀视频",结果真被粉丝连夜送回俱乐部。
3.2 官方态度的转变
2018年是个分水岭。随着赛事奖金突破千万,联盟突然发了《选手舞台行为规范》,连"比赛期间禁止在座位上跷二郎腿"都写进去了。某俱乐部经理跟我吐槽:"新规出来那天,训练赛间隙孩子们问我现在能不能讲段子,我说你们先背完二十页商务礼仪手册吧。"
现在偶尔还能看到老选手在纪录片里怀念那段日子。记得梦泪有次直播说:"以前输了比赛大家抱头痛哭,现在要先确认妆花了没。"这话听着好笑又心酸。
四、为什么我们还记得这些沙雕时刻
写到这里天都亮了,窗外早点摊开始支炉子。突然想起2017年某场高校联赛,两个战队因为谁家貂蝉更下饭吵起来,最后决定solo一局《别踩白块儿》定胜负——这种现在会被判消极比赛的行为,当年直播峰值热度反而涨了30%。
或许就像某个退圈选手说的:"后来场馆越来越高级,奖金后面加了好多零,但再也没人会在ban英雄时突然来段B-box了。"翻着这些古早视频,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把2016-2017称为王者电竞的野生年代。
泡面汤早就凉了,最后播个冷知识:现在KPL休息室放的《选手行为守则》,第17条"禁止在比赛区域进行非赛事舞蹈"的典故,据说就来自某次城市赛的极乐净土车祸现场...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