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活动宣言:如何像买菜一样做好市场调研
最近在小区门口遇到做鲜花生意的张姐,她举着手机愁眉苦脸:"你说我这朋友圈天天发活动,咋就没人下单呢?"看着她手机里清一色的"特价优惠"九宫格,我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典型的没做市场调研就开跑的移动活动吗?
一、市场调研就像炒菜前的备料
去年帮表弟筹备奶茶店开业时,我们做了件特别"老土"的事——蹲在竞争对手店门口数客流量。结果发现下午3-5点才是真正的消费高峰,而不是原先设想的午休时段。这个发现直接让他的"买一送一"活动时段调整后,首月营业额多了40%。
1.1 确定你的"买菜清单"
好的调研要从明确需求开始,就像去菜市场得先想好今晚做什么菜:
- 核心问题:用户究竟需要什么功能?
- 隐藏需求: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潜在需求
- 竞品动态:隔壁摊位今天西红柿什么价?
调研目标 | 适用工具 | 耗时预估 | 数据来源 |
---|---|---|---|
用户画像 | 问卷星+线下访谈 | 3-5天 |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 |
竞品分析 | SimilarWeb+天眼查 | 2天 | 艾瑞咨询行业报告 |
二、菜市场实战技巧大公开
上周陪邻居阿姨去早市,发现她砍价时总会先问三家再出手。这让我想起做用户访谈时的技巧——永远要多问个"为什么"。
2.1 问卷调查的"摆摊艺术"
- 问题顺序要像摆摊陈列:把关键问题放在第3-5题
- 选项设置忌"全选型",像"您最喜欢哪个时段"比"您有空参加活动吗"更有价值
- 奖励机制要实在,不如送包纸巾比抽奖更吸引大爷大妈
2.2 线下观察的"蹲点学问"
还记得第一次做商场动线调研,我们团队三个人在不同楼层数了三天人流。最后发现母婴区休息椅的使用率高达80%,这个数据直接帮客户调整了体验区设置。
数据来源 | 可信度 | 获取成本 |
---|---|---|
国家统计局 | ★★★★★ | 免费 |
行业白皮书 | ★★★★☆ | 中 |
三、数据分析就像收拾菜篮子
上个月帮餐饮店做会员数据分析,发现有个客户一个月点了27次外卖,每次都备注"不要葱花"。现在他们的自动点餐系统会记住每位顾客的忌口,复购率提升了15%。
- 用Excel做基础筛选,就像把买好的菜分门别类
- Tableau可视化分析相当于把食材摆盘
- SPSS专业建模就像研发新菜式
四、常见坑位预警
去年双11有个惨痛教训:某美妆品牌完全依赖线上数据做促销方案,结果线下仓库备货不足。原来他们的核心用户更爱实体店试用后再网购,这个信息差导致损失了20%的潜在销售额。
- 别迷信大数据,小样本访谈往往藏着金矿
- 警惕"平均数陷阱",就像菜市场的土豆均价永远买不到最好的
- 动态更新数据,毕竟市场比天气变得还快
记得第一次独立完成市场调研报告时,客户说:"你这数据把我们想破头都没发现的问题都挖出来了。"现在看着手机里张姐新发的带顾客笑脸的宣传照,突然觉得调研这事儿就跟做饭一样——用心准备食材,才能炒出好菜。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